蝙蝠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它不是鸟类,却可以飞行。 蝙蝠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惯,就是当它休息的时候总是倒挂着的。你一定很好奇吧!蝙蝠为什么倒挂着呢?因为这是它在进化的过程中,它的脚退化得很厉害,然后它就变成只能倒立的了。蝙蝠的腿是不能用于行走的,它只能够借助于雹行翅膀的力量庆没爬。所以,蝙蝠不能够像其他能飞行的生物那样借助于腿部的力量起飞,它就采取了更省力的办法,倒挂在空中,一松爪子,伸开翅膀就飞走了。这就是蝙蝠平时会倒挂在空中的原因。那么你一定还会问:人倒立时间长了,就会脑充血,蝙蝠倒挂那么长时间,会不会也像人一样脑充血呢?不,不会的。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就在不断的进化中使它的脑能很好地适应倒立的环境。 蝙蝠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性——它是在夜里飞行的,而且无论怎么飞,也不会与任何东西相撞。原来它用嘴发誉肆纳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因此它可以在黑暗的夜里准确无误的辨认方向。人类还通过蝙蝠的这个习性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让飞机在夜间也可以安全的飞行。
蝙蝠是惟一一类可以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它们在飞行过程中的导航原理一直是个谜。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张树义教授等学者通过长期研究终将谜底揭晓——蝙蝠飞行是依靠地球的磁极罗盘进行导航定向。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
众所周知,相当多种类的蝙蝠可以长距离迁徙,迁徙距离长则可达上千公里。蝙蝠通常是用回声定位探测食物和周围世界,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蝙蝠飞行迁徙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达数公里,而回声定位的有效距离通常仅为几十米。
课题组以山蝠为试验对象,发现蝙蝠其实是靠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并进一步证实蝙蝠是利用地球磁极罗盘进行定向飞行,准确地揭示了蝙蝠的飞行秘密。据悉,除蝙蝠以外,地球上的一部分动物都可以利用地球磁场来进行定向和迁徙导航,不同动物利用地球磁场信息的策略有很大差别。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蝙蝠是哺乳类中古老而十分特化的一支,因前肢特化为翼而得名,分布于除南北两极和某些海洋岛屿之外的全球各地,以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它们由于奇貌不扬和夜行的习性,总是使人感到可怕,外文中名字的原意就是轻佻的老鼠的意思,不过在我国,由于“蝠”字与“福”字同音,所以在民间尚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将它的形象画在年画上。
蝙蝠类动物全世界共有900多种,我国约有81种,是哺乳类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它们可以大体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大蝙蝠类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体形较大,身体结构也较原始,包括狐蝠科1科。小蝙蝠类分布于东、西半球的热带、温带地区,体型较小,身体结构更为特化搏散,包括菊头蝠科、蹄蝠科、叶口蝠科、吸血蝠科、蝙蝠科等十余科。
蝙蝠类动物基激氏的食性相当广泛,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吸食动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以昆虫为食的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借助这一系统,它们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飞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扰下运用回声定位,发出超声波信号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被称作“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是一种奇特的超声波装置,具有发射超声波的功能,能连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超声波。如果碰到铅猛障碍物或飞舞的昆虫时,这些超声波就能反射回来,然后由它们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馈的讯息在它们微细的大脑中进行分析。这种超声波探测灵敏度和分辩力极高,使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辩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着准确的回声定位和无比柔软的皮膜,在空中盘旋自如,甚至还能运用灵巧的曲线飞行,不断变化发出超声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虫干扰它的信息系统,乘机逃脱的企图。
下一篇
何宝生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