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丈夫出轨了,而且还偷我的首饰去送给小三......”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年轻人的感情纠纷,但事实上,这却是发生在一对年过八十的老人身上。
这个是一个真实案例,上海黄浦区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在社区服务时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老妇人,她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衣冠得体,但看上去心事重重。
询问后才得知老人是为了婚姻问题而前来,这个与丈夫携手走过半生的老妇人,如今却因为想与丈夫离婚惶惶不可终日。老人告诉心理咨询师,自己珍藏的各种首饰最近频频在家中消失,最终她只能把怀疑的矛头对准与自己形影不离的老伴,她觉得丈夫出轨并蓄意偷走她的首饰讨好新欢。
这个怀疑在咨询师眼中却不攻自破,因为她的丈夫每一次都在咨询中心门口耐心等待着老伴回家。之后,也证实了这位老人是因为年龄过大而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障碍。
而这起“八旬老人出轨”事件只是上海老年人情感困境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还有多少问题呢?这些问题的背后又反映出了什么现象呢?
老龄社会,婚姻难题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灯红酒绿和高楼大厦的背后老年人却成了数量庞大、不可忽视的群体。
因此上海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城市,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更是达到了35%以上。
经济发达并不是老龄化的根源,因为同样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的深圳,老龄化仅在5%-10%,而上海老龄化的关键原因是户籍人口老龄化。
由于福利政策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上海又有“长寿之城”的称号。
除了老年人数量众多以及寿命延长,他们的观念也相当开放,民国时期上海有“东方巴黎”的美称,建国后又处于改革开放的龙头地位,现如今一代的上海老人在时代的洗礼下也更加见多识广。
也正因如此,上海老人在年老后所面临的困境比普通老年人也更为复杂。除了最基本的生活起居以及老年疾病,上海老人的情感问题更加值得社会关注。首先就是婚姻问题,对于步入婚姻数十载的老年夫妻而言,走向破裂以及如何维持是无法避免的两个难题。
对于多数老人而言,维持才是常态,但在上海这个思想开放的城市,破裂的情况却不在少数。
上海市静安区法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审判涉老民事案件的法庭,根据其多年以来的受理案件类型可以看出,高龄老年人离婚案甚至成为了主要案源。
一对能够携手走过多年风雨的夫妻,按理说已经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爱侣或者伙伴,其中甚至不乏金婚夫妇,又是为何在人生的结尾还要选择与对方分道扬镳呢?按照世俗的想法来看,两位老人既然年事已高,将就着过下去也还能维持大家庭的和谐。
但是上海老人的观念开放就在于他们偏不把自己放在世俗框架里行动,既然年轻夫妻会因为出现背叛者而分手,那这也同样适用于老年夫妻。
上海就有一位九旬老人因为忍受不了妻子的出轨而选择与其离婚。尽管子女和社区志愿者多次好言相劝,但是这位老人还是铁了心不愿意复合。
对于这位老人来说,爱情的忠诚比家庭的圆满更加重要,他始终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瞻前顾后,当断不断。除了相伴多年的婚姻走向破裂,老年人再婚又离婚的案件同样屡见不鲜,再婚的原因主要源于丧偶,这部分老年人对于伴侣的需求往往更加强烈。
但现实却令人大失所望。薄弱的婚姻基础已经注定了两个人的婚姻不能长久。另外再婚的老人多是家境殷实,遇到再婚对象想要获得遗产比想要拥有亲情或者爱情的几率也更高。
老年人的婚姻破裂其实有利有弊,它启发我们关注老年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同时爱情与亲情的缺失无形中又让情感更加空洞,也因此能够维持婚姻的老年夫妻也弥足珍贵。
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八旬老人“出轨事件”,体现出来的就是爱人之间的理解与扶持,丈夫知道妻子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思考,就算妻子误会了他,他仍然不离不弃,守护在其身旁。 老年相亲,化解孤单对于已经结束了一段婚姻关系甚至从未有过婚姻关系的老年人,他们同样渴望寻找人生中最后的伴侣。
寻找情感寄托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成为了许多上海老人乐此不疲的事,那就是相亲。
相较于传统的公园式相亲,在上海,徐家汇的宜家餐厅成为了上海老年人的相亲角,每逢周二周四,餐厅便座无虚席。
在传统印象中,老年群体多是抱残守缺、老态龙钟,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穿着得体的阿姨们和风度翩翩的爷叔们优雅的交谈。老年人相亲成功配对的情况微乎其微,但还是不影响这些爷叔和阿姨的主动,也许对他们来说,能消遣掉空闲的时间,本身就很满足了。
“多出来玩玩说说话就好了,不然一个人太孤单了。”一位黄阿姨和她的姐妹在餐厅聊天时,就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精致的上海阿姨喜欢旅游,喜欢热闹,喜欢到处唱歌听剧,哪怕现在年龄上来了,依然有着很多爱好。
偶尔,她们也会遇到主动上前打招呼的时尚爷叔,走到她们身旁询问一些基本的身份信息,关于家庭住址、出生时间以及家庭情况的内容。如果真的双方沟通的来,就会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交换,这种搭讪形式在年轻人身上出现是司空见惯甚至略显老套的,但是也证明宜家餐厅的老年人仍然拥有主动寻找伴侣的勇气。
而且不少相亲的老人表示,哪怕不是为了找到另一半,能够遇上谈得来的朋友,也是很大的收获。
这不仅刷新了我们对于老年人的传统认知,也可以从中看出这个相亲角对于老年人社交的重要意义。
不过,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一开始,对于来到这里寻找伴侣的老年人而言,另一半的修养品德才是需要郑重看待的特质。但随着相亲角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其中不乏想要谋取私利的人,金钱成了入门券。
财力对人的吸引是覆盖整个年龄层的,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欺骗敲诈。
一位70岁的爷叔就因为3次相亲而被分走了三套房子,他年轻时曾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能够买下三套房足见其家产丰厚,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子女。
这位爷叔三结三离,在别人眼中他是得不偿失,被骗光了家底,但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因为自己没有子女,也不用考虑遗产继承,要如何处置是他自己的选择。
一个月7000块的退休金他也是能花光就不存,毕竟现在对于他而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老年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走完接下来的路,我们当然都应该表示理解。
但像这位老人一样无牵无挂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大部分惨遭被骗的老年人拖垮的不仅是自己的家产,有时还会连累子女。
一位70岁的老人就在相亲角曾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对方一系列的经济发问让人不堪其扰。
这位爷叔在没有退休前也是一位社会精英,但到了晚年尤其是妻子离世以及子女外出后空虚变得如影随形,因此他也想要多出来走走。
其实他并不是为了寻找伴侣而来,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气质儒雅的他很快吸引了一位阿姨。刚开始二人还能够友好的交流,也许继续下去,也能成就一段夕阳缘分,但话题一旦深入下去,金钱就变得敏感起来。
这位阿姨显然是心急了,问了一连串房子、退休金、子女养老的问题。
最起码的风度还是要保持的,他只好委婉的说自己一个月退休金只有1000元,阿姨也不再追问,默默离开。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虽说金钱是必须的一项条件,但太过看重这一方面,显然也让人很是失落。
一群见过世事变迁的老年人相亲,其中的人情世故已经被他们掌握得得心应手。能否遇到下一段爱情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会探讨的问题,但金钱利益一定无法避免。
“其实这里根本找不到爱情,大家配对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常年混迹在这里的乐叔就很洒脱,他是这里出名的“老媒人”,最喜欢给各个老人起外号,帮他们牵线搭桥。
但他自己内心深处同样是孤单的,他也坦言,大家都非常勇敢,但根本目的还是一个,想要不那么孤独。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老年人能够保持清醒头脑。有一部分老年人仰仗自己有房子、家产、退休金,遇到所谓的“真爱”就要一股脑托付,最终只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老年人相亲角的成立,遇到良缘也算是一段佳话,但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社交本身的意义就大过了良缘。排遣孤单以及寻找同类才是他们来到相亲角的主要原因。
独居困境,无处宣泄婚姻困境是老年人情感问题的主要来源,而相亲社交则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但仍然存在这样一部分老年群体,丧偶后也不会再去寻找伴侣,更多的是选择独居家中。
独居老人中的大部分都被认为是长期压抑情感而导致的抑郁,孤独郁结无处倾诉是他们心理疾病产生的根因。由于家人长期在外,自己也不爱社交,一旦有人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很容易卸下心防。
其中有些骗术能够一眼识破,但在家人的劝阻下,这些老年人还是会为一些虚幻的网络对象一掷千金。
这种疯狂正是让心中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一方面,她们选择相信对面的那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并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寄托。另一方面,即使她们心中判断出了真伪,还是会坚持飞蛾扑火式的付出。
有这种极端事件,同样也会有感人肺腑的互助情节。在上海一些年代久远的社区中,独居老人数量占据主体地位。为了关怀这些独居老人,上海市民政局自2023年起就决定发展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
长宁区的龚阿姨就是睦邻点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相较于传统的社区服务中心,阿姨决定将睦邻点开设在自己的家中,让老人们聚集在一个温馨的地方共同制造美好会议并且感受到集体的美好。
这个睦邻点现今已经聚集了13位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除了举行社区活动,老人们还可以定期聊天、结伴出游、一起过节等,每位老人都把龚家当成了自己的归属之地。
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件,既反映了独居老人的困境,又产生了新的社会思考,启示我们更加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生活。 结语上海老年人的情感问题,相较于中青一代,自我意识特征更加显著。他们老于世故,因此可以不计代价的去体验试错。长期以来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在上海老年群体中却适得其反。
老年婚姻、两性关系、独居生活对于上海老年人而言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然而他们并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相反依旧是社会活跃的群体。
一部分老年人选择积极的处理情感问题,足以验证他们对生活还怀有热情的期许。到了晚年他们依然延续着年轻人的心态,而相较于年轻人,身经百战的老人却更加懂得享受人生,及时行乐。但仍有一部分老人处在困境之中,事实上,这种消极影响并不只是出现在上海,而是中国老年群体中的通病。
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需要给予的人文关怀。